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營養補充品,當我們在挑選時,你所注重的是哪些要點?
產品的價格、知名度、效果、成分、吸收率…等,都是考量的要點,而其中最重要的,我認為是「吸收率」
當你吃進再昂貴、再大量的營養品時,如果無法有效的「吸收」,那就更不用談身體能「利用」多少了
市面上的產品,有錠狀、膠囊、粉末、液體…等不同型式,底下介紹吸收率最好「等滲透」劑型
張性(tonicity),也譯作滲性
- 描述半透膜內外滲透壓的相對高低。細胞生物學、生理學中常特指細胞膜內外的滲透壓狀況
- 在高張/高滲(hypertonic)液中,細胞的水勢比細胞外的液體高,細胞水分子往外滲透,將造成細胞皺縮(crenation)
- 在等張/等滲(isotonic)液中,細胞內外滲透壓基本持平,水分子出入細胞的速率平衡,細胞能夠正常的活動
- 在低張/低滲(hypotonic)液中,水分子會不斷地向細胞內滲透,導致脹裂,使到細胞功能失常,甚至破裂,死掉
-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吳宗修藥師在KingNet網路醫院上,解答一個有關於沖泡式營養食品滲透壓的問題時說道
- 我們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靠小腸吸收。等滲透壓的食物,以很快的速度通過胃,到達小腸。如此一來,減少在胃的停留時間,相對的就會讓更多的食物營養保留下來(因為胃液也會破壞營養成分)
- 一般的食物,除了在處理的過程已經破壞的一些營養,到達胃部,還要經過一次分解,成為等滲壓的狀態,最後我們能吸收到的大約在三到四成。等滲壓的食物,我們大約可以吸收到九成左右的營養
等滲透與一般片劑之吸收比較
何謂等滲壓
- 等滲透表示「相等的壓力」,和身體血液、血漿和眼淚的液體化學性壓力相似。身體的體液都有特定濃度,也就是滲透壓。身體正常的滲透壓,讓身體組織能維持平衡。要吸收及在代謝過程中利用物質,該物質必須是等滲透狀態
- 我們消化食物時,胃部會分泌胃液,而胃部的肌肉活動會將食物與胃液混合,直到食物改成一種特定的均勻「溶液」(或稱食糜),食物經由胃部的活動變成等滲壓,以供小腸吸收,但此過程非常秏時
等滲透產品適合的使用者
- 年長者:提供年長者補充營養的捷徑,補充因消化功能衰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
- 兒童或不喜歡藥丸顆粒者:提供小孩、不愛吞嚥或不會吞嚥顆粒藥丸人士最佳解決之道
- 無法正常進食者:進食困難、食慾不振、厭食者最佳營養補充品
- 開刀病患:是開刀後不能進食固體之病患、或進行化學治療沒有胃口者之最佳補充品
- 胃弱者:是胃潰痬、胃下垂、嘔吐、感冒發燒不能進食固體食物時的營養劑
- 婦女:提供孕婦和餵母乳女生的額外營養劑,間接茁壯小嬰兒